“手语传情 探秘环保”参观活动现场
7月25日上午,由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、武汉市硚口区手志梦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的“手语传情 探秘环保”参观活动举行,30余名听障人士走进北湖污水处理厂,全国最美志愿者、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总队硚口区分队召集人张勤提供手语翻译,让大家度过了一次精彩难忘的生态之旅。
在北湖污水处理厂报告厅一楼,讲解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北湖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、处理规模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内容。了解完北湖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后,带着“城市污水是怎么变成清水的”“污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”等问题,跟随讲解员来到治水科技馆。
“大家可以手按墙上的互动按钮,有不一样的惊喜。”治水科技馆里,讲解员笑着说,在“汇聚之源”版块,大家积极参与互动,通过触摸设置在墙上的互动按钮,了解该公司旗下污水处理厂的分布情况;在“污水处理系统”板块,通过科普宣传片,直观地了解先进工艺的作业原理及作业方式。
展开剩余59%大家沉浸式感受L幕、3D数字影院、交互展示装置等大型多媒体设备,通过“水兴武汉”“汇聚之源”“治水之旅”“科技之光”“治水先锋”五个主题学习,参观人员凝神观看展板、图片、模型,专注地“聆听”手语翻译,深度了解污水治理的全过程和技术手段、武汉污水治理行业的发展历程等内容,感受着来自科技治水的真实脉动。
来到中控室,大家站在其长10米,高3米的超大显示屏前,直观地看到北湖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营系统。“屏幕中央便是北湖污水厂的全域模型图,整个厂区的32个单体构筑物、9000多台(套)设备及其相关数据,可以在屏幕上一览无余。”讲解员介绍,厂区已安装智慧运营系统,只需轻轻一点,就能对厂内的任一设备和人员信息进行监测和调度,智慧运营系统也是北湖污水处理厂的“得意之作”。
在中水小公园,湿地般的景观让人眼前一亮。这些景观的灌溉用水正是北湖污水处理厂“自产自销”的中水。“中水经过处理后,被广泛应用于绿化浇灌、道路冲洗和工艺设施设备冲洗中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。”讲解员介绍到。大家通过手语热烈地交流着,对污水处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大家登上观景平台,鸟瞰北湖污水处理厂全貌,只见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“这是我们的北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,其总覆盖面积约18.5万平方米。”讲解员一边指着远处一边说。该项目充分利用厂区的屋顶和空地,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为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营提供绿色、清洁的能源。据测算,项目每年可提供约2200万度的绿色清洁电能,此举可节约发电燃煤约0.8万吨,相当于减排约2万吨二氧化碳,减污降碳效益显著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来参观污水处理厂,改变了我心目中对污水处理厂的印象,没想到这里像花园一样,还能学到这么多关于污水处理的知识。”参观结束后,大家通过手语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,虽然他们无法用言语诉说,但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,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这次活动的喜爱。(文/图 刘婷婷、王琦珣)
发布于:北京市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